11月15日,中华经典诗词外译出版与传播研讨会暨《中华经典古诗词三百首(德语译注本)》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顺利举办。来自上海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出版界与翻译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经典诗词外译与国际传播”“诗歌翻译理论赋能翻译教学研究与出版传播”“诗歌翻译与诗学翻译的互融互通”等主题,共谋翻译教育创新发展,共同为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贡献智慧。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瑛,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编审黄韬,上海译文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编审朱亚军,新书主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吴声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教授魏育青,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桂乾元分别做主题报告。新书主编、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原院长、教授虞龙发,上海三联书店研发部经理、副编审陈马东方月,上海译文出版社词典教育编辑室原主任、编审张宝发,新书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词典教育编辑室德语负责人庄雯,新书责任编辑、上海三联书店编辑王赟以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师代表参与圆桌讨论和论坛发言。研讨会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杨雪主持。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瑛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以及德语翻译界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她强调,高校新文科建设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唐诗、宋词、元曲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结晶,更是承载民族智慧与情感的瑰宝。每一首诗词都折射出古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而外语人要肩负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今天发布的《中华经典古诗词三百首(德语译注本)》不仅是对经典诗词的翻译与注释,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一次积极尝试。通过德语这一语言媒介,希望能够将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和美感传递给德语国家的读者,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她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编审黄韬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大力支持新书发布表达了感谢。他详细介绍了上海三联书店中华经典外译方面的建树以及《中华经典古诗词三百首(德语译注本)》得以出版背后的努力和付出,由德语教育家、翻译家、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原主任谭余志教授以93岁高龄,倾注毕生心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系主任吴声白和德语翻译家、教授虞龙发领衔的编委团队对译稿进行了细致严格的誊写、审校和加工,是国内首套系统译介唐宋元三朝经典诗词的德译著作。译注者、编委会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方使得这部在中德译介史上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优秀著作付梓出版。《中华经典古诗词三百首(德语译注本)》的出版,既填补了中国古诗词德文翻译史上的空白,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贵尝试。
在新书发布环节,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原主任、新书选编、译注者谭余志回忆了字斟句酌译诗词的匠心历程。谭余志老先生凭借惊人的毅力、非凡的才华,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诗歌翻译,方取得如此成就。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德语系主任、新书主编吴声白为新书的出版付出大量心血,他认为外语人的使命就是让世界读懂、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海译文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编审朱亚军强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诗词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上海文联副主席、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魏育青教授指出,翻译中“拒”“迎”“归”“异”之间的权衡选择,受多种因素制约。翻译并非只有单解,而是在不断选择中追求唯一、绝对的处理方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桂乾元聚焦诗歌的可译性问题,寄望于译界肩负起制定译诗“量化标准”、引导诗歌翻译健康发展的重担。
在圆桌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回忆了谭余志译诗时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德语、英语翻译研究的教师代表反思了中华经典外译的新形态传播路径与策略。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德语专业学科带头人徐林峰梳理了徐志摩诗作在英语国家和德语国家译介、接受及影响,勾勒了我国诗人海外译介的发展前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德语系主任吴声白探讨了元曲文化负载词的信息与韵律在译文中如何重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英语系严明教授提出,虽然韵有律规但是诗无达诂;即使诗笔骨感,但求诗心丰满。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聘副教授苏亚兰基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对中华诗学译介与本土化以及实现汉英诗歌美美与共、心心相通的时代命题做了深刻的思考。
与会专家、学者对谭余志老先生的非凡智慧与卓绝毅力给予崇高评价。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身处AI时代,工匠精神依然是中华经典文化借译家之手对外传播的尖兵利器。如何在保持经典文化精髓的同时,让其更具亲和力地被世界所接受,是所有外语人的责任。
文/图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