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在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外国语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举办第101期教师沙龙暨课程思政专题报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宗爱东应邀来校作题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点睛之笔》专题讲座。校党委副书记陈海瑾,教务处副处长姜超、党委教工部副部长吴晶晶、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吕客,以及来自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生态学院、经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机械学院、化工学院等书记、院长代表和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群、示范课程团队负责人、课程思政示范名师以及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共60多人主动报名积极参与本次专题沙龙。会议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杨雪主持。

陈海瑾对宗爱东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借此宝贵学习机会为我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提供宝贵建议。陈书记指出,学校历来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创新探索课程思政实践育人路径,凸显产业导向、行业特色和企业本位;持续深化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群-示范课程-示范课堂”全链条示范项目;同时,坚持“大思政”理念,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与教师队伍建设协同联动,强化专业培训、教学研讨,助力广大教师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强化示范引领。陈书记希望大家认真聆听专家的分享,深入思考、积极探讨,将所学所思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宗爱东从上海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历程、如何理解课程思政、如何在课堂中落地课程思政三个方面着眼,细致梳理了上海课程思政建设历经的理论摸索,制度探索,试点推进,规范化建设四个发展阶段,从理论高度阐释了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思想、育人体系、育人能力的体现,从如何定位目标、发掘思政元素、创设情景、设计任务、考核评价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核心指导标准和行动抓手,是一场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意义的高质量报告,全方位深入阐述了新时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任务和目标。同时也向与会教师介绍了我校作为上海市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批参与学校,发展到现在的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引领示范效应,鼓励我校继续深入探索课程思政的新路径,将课堂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以培育具有高尚品德和深厚专业素养的新时代应用创新型人才。

教务处副处长姜超从我校推动全链条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出发,结合课程思政示范体系建设、特色举措、建设成效及未来建设重点,全面细致地介绍了我校富有实践应用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充分展示我校在思政育人工作中的责任担当。
在交流互动环节,专家与参会的课程思政名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思想碰撞,会场气氛热烈,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情投入与深刻思考。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公共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负责人杨雪再次对专家、领导和所有与会教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指出课程思政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阵地。
本次活动既是思想的碰撞,更是精神的洗礼,让我们看到了课程思政的无限可能,也为今后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外国语学院
图:宣传部